
南开化学历史悠久,起源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1921年,著名化学家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1995年4月,化学学院正式组建。2000年7月,化学学院实现实体化,成为由原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心实验室组建的专业学院。2017年9月,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南开化学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荣辱,励精图治,优秀人才辈出,科研硕果满枝,为国家的教学和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南开化学拥有专业完整的学科布局、人才汇聚的师资队伍以及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
目前,设有2个系(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系),3个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开化学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目前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农药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化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农药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完整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至2020年12月,南开化学及相关学科拥有教职工36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领军人才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四青”人才43人次。学院拥有天津市杰出人才3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5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
南开化学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教学和科研基地。
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引才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开化学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化学人才为出发点,积极构建教学改革体系,为国家输送了诸多高质量人才。南开化学及相关学科现有本科生1129人,硕士研究生678人,博士研究生558人;教学队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个。开设本科生课程94门,其中包括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天津市精品课程和5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近三年,年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本科毕业生251名,优秀研究生毕业生299名。大批优秀毕业生已在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等领域崭露头角,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
南开化学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已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发展需要。近三年,年均新增项目数超过180项;年均新增项目经费超过1.3亿元。近三年,年均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50篇以上,其中顶级期刊论文年均100篇;年均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70余项。
新时代新作为,南开化学秉承传统,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特色化学育人体系建设,聚焦分子科学前沿,围绕催化新物质、生物活性新物质、能量存储转化新物质三大方向开展科学探索与创新研发。近三年,学科教师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4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获未来科学大奖1项,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1项,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项,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1项,同时建成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和南开大学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有力推动南开化学向“世界一流学科”稳步前进。
2021年10月16日,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将迎来创建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开化学将砥砺报国之志,勇挑时代重任,服务国民经济,争创世界一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资料统计时间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