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伯苓讲座-分子材料聚集态:从一维到二维
2017-10-31

    1027日晚7:00,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玉良院士在石先楼学术报告厅为化学学院本科生同学们作了题为《分子材料聚集态:从一维到二维》的伯苓讲座。化学学院院长陈军教授主持讲座。

李玉良院士由中国历史展开,从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彰显国力,讲到清朝末年列强侵中华,让我们屈辱不堪,继而谈及新中国巨大的进步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在学术领域,世界前沿接轨,不断缩小差距。紧接着,他以自身科研成果为例,讲述了中国在化学领域的卓越突破。

 李玉良院士从合成方法学到能带结构以及实际应用三个角度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石墨炔材料的前世今生。他利用六炔基苯在铜片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偶联反,成功地在铜片表面上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大面积具有本征带隙sp杂化的二维碳石墨炔,为碳材料家族贡献了一个重要的新成员。这一原创性工作是世界上石墨炔制备的首例报道。在应用方面,他具体讲述了二维石墨炔在电学、催化、能源、力学等方面优异性能,比如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产率、提升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稳定单原子金属成为高性能的原子催化剂等。毫无疑问,他的团队引领了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化学乃至世界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报告结束之后,学生们反应异常热烈。一名大一新生提问为何选用二炔结构构筑石墨炔片层,而非单炔或三炔结构,该问题得到李玉良院士的高度赞扬,称赞南开学子的优秀。讲座结束后,仍有许多同学上前向李玉良院士请教,求学好问的气氛异常浓厚,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本科生在此次讲座中获益匪浅。

 伯苓讲座是化学学院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举措。从2013年起,固定安排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晚上,由国内外顶级化学家为化学伯苓班的本科生作学术报告并分享科研体会,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励学生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报告人简介:

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化学系、美国Nortre Dame (圣母) 大学放射实验室、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及合作研究。在Acc.Chem. Res., Chem. Rev.,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 Nat. Commun.Adv.Mater., PNAS等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600余篇。2002年、2005年和2014年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是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获得者。2017年荣获“何梁何利奖”。研究领域为碳基、富碳基材料设计、聚集态结构、异质结构和材料。主要聚焦在发展碳基和富碳分子基材料定向、多维、大尺寸聚集态结构和异质结构自组织生长、自组装方法学以及在能源、催化和光电等领域的应用。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