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风采

邱宗岳
邱宗岳先生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南开大学化学系创建人、理学院的奠基者之一。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890年6月5日生于浙江诸暨。1910年,考取清华学堂。1911年8月,被首批公费选送赴美留学,成为清末最早出国学习理工科的留学生之一。191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20年,获美国克拉克大学化学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张伯苓校长“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1921年,来到南开大学任教并创立化学系。先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75年7月8日逝世。由邱宗岳先生创建的化学系,是继北京大学化学系之后,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创系初期,困难重重,邱宗岳先生事必躬亲,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主持化学系的行政工作,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南开的教育事业。他先后开设定性分析、高等无机化学及实验课、热力学、定量分析、相论、理论化学、普通化学等多门课程。他教学认真,条理清楚,立论严谨,把西方近代化学的最新成就带到课堂上,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在他和同事们的精心安排、努力开创之下,他领导的化学系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到抗日战争前夕,化学系已初具规模。1922
杨石先
杨石先先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化学家、教育家,是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中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南开大学校长。1897年1月8日生于安徽怀宁。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执教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29年再次赴美深造,并于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第三次赴美留学,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后,先后任南开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校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2月19日逝世。为了解决我国农、林、牧业的植物保护问题,杨石先先生开创了现代中国有机农药化学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的农业保护和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50年代初,作为在中国倡导有机农药化学研究的第一人,他和助手们首先合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958年,为了响应国家大办农业的号召,杨石先先生和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师生创办“敌百虫”和“马拉硫磷”农药生产车间。毛泽东主席曾亲临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62年,杨石先先生亲自创建高等院校的第一个化学专业研究机构——南开大学元素有机
陈天池
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南开大学物理二系创始人。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副系主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18年7月4日生于浙江诸暨。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并留校任助教。1946年赴美国学习深造。194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博士学位,后任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员。1950年,应老师杨石先教授的邀请,回国至南开大学任教。先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系副系主任、物理二系主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68年12月20日逝世。陈天池先生积极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南开和祖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奉献了一生。50年代初,为解决国家急需矿物分析人才的需求,陈天池先生毅然改变了个人所专长的有机化学研究方向,筹建化学矿物分析专业,并开设定性和定量分析等课程。随后,他又相继筹建应用化学专业,带领师生组建南开大学物理二系,并被任命为该系的主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急需的人才。1956年,为解决中国农药生产的急需,陈天池先生作为杨石先教授的主要助手之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药化学研究工作中。他以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有机磷化学领域为方向展开探索,克服种种困难,与同事们深入研究了有机
朱剑寒
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天津市第四届政协委员。1906年7月9日生于江苏江阴。1928至193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学习。1932年,获上海大同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助教。1937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学习深造。1943年,先后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硕士、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47年,经姜立夫先生力荐,来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等。1978年6月10日逝世。朱剑寒先生回国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南开复校初期,困难重重,她以一人之力承担了全部物理化学课程,是南开复校后的首位物理化学课程教师。1953年,朱剑寒先生筹建物理化学教研组,并担任主任。她身体力行,带领青年教师先后开设物理化学、结晶化学、胶体化学与物质结构等课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朱剑寒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相继开办化学热力学、催化动力学、统计力学、电化学等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实验室。1956年,她开
高振衡
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新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主任。1911年6月21日生于北京。1930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七七”事变后,随学校南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留学,并于194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他应约来到南开大学执教。先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11月14日逝世。高振衡先生是我国最早开拓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研究、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高振衡先生在南开大学建立了首个物理有机化学(原有机结构理论)研究室,在有机物结构性能关系和有机反应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20世纪50年代起,高振衡先生运用量子化学处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深入研究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锑化合物,并阐明了此类化合物的双重反应性能。70年代,结合国家实际发展需求,他带领助手们开展有机闪烁剂和有机激光染料的研究,先后合成700多个恶唑、恶二唑、苯并恶唑类化合物,并筛选出20余种紫外光谱区新型激光染料,其中2,6-二取代苯基苯并二恶唑化合物、IB
陈荣悌
中国配位化学家和无机化学家,曾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1919年11月7日生于四川垫江。1937年毕业于重庆属联立高级中学,同年考入湖南大学化学系。翌年因长沙大火,湖大迁校,转入四川大学化学系学习,并于1941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考入武汉大学研究院深造。1947年赴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学习,1952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54年经精密筹划秘密回国至南开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天津市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八届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及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2001年11月15日逝世。陈荣悌先生主要从事热力学、动力学、配位化学及络合催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在配位化学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世纪50年代末,他首次提出络合物稳定性与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和直线焓关系。20世纪80年代,经大量实验证明上述关系在配位化学中的存在,并对这些线性关系和所有能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归纳,最终发展为配位化学中的线性热力学函
王积涛
有机化学家,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所副所长。1918年1月20日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上海格致公学(格致中学),同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七•七”事变后转入东吴大学攻读化学。1939年春进入西南联大化学系学习,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5年赴美国深造,先后在密执根大学研究院和美国普渡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美国普渡大学药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以及印第安纳州府礼来药厂实习研究员。同年,毅然回国到南开大学任教,投身于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先后担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所副所长,第九届市政协副主席,第三、五、六届市人大代表等。2006年1月24日逝世。王积涛先生是中国金属有机化学基础研究的开辟者,推动了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杂原子的多核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工作。他领导的研究组对钛氢化及锆氢化反应的特异性、手性金属试剂催化下的不对称合成、杂多核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和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铁硫原子簇化
何炳林
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曾任南开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1918年8月24日生于广东番禺。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5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3月进入美国纳尔哥化学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1955-1956年,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国至南开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担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主任,南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青岛大学校长等。2007年7月4日逝世。何炳林先生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化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工作,主要从事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以及生物高分子等领域研究,是我国高分子学科的主要创始人。1958年,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机构——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同年,他成功合成可以从贫铀矿中提取铀的特种树脂——“苯乙烯型强碱201树脂”,并在此基础上,主持建设我国第一座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南开大学化工厂,解决了国防建设对核燃料的生产需要,为我
陈茹玉
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我国有机磷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19年9月24日生于福建闽侯。1925年随父母举家迁往天津,就读天津圣功女中(现天津市新华中学)。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学习,1942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44年担任云南大学矿冶系助教。1946年回到天津至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1947年9月与丈夫何炳林先生一起赴美留学。1952年获印第安纳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56年与何炳林先生回国至南开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2012年3月11日逝世。陈茹玉先生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具有抗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我国有机农药研究和有机磷杂环化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1959年,陈茹玉先生带领团队合成了对人畜危害不大、防治害虫效果极好的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马拉硫磷”和防治锈病的“灭锈一号”,并且在校内建成了生产车间。这项研究不仅将有机磷
申泮文
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16年9月7日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3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转至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业。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经黄钰生和邱宗岳介绍,进入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山西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教授、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2017年7月4日逝世。申泮文先生长期致力于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无机化学教育和科研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长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是中国执教化学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晚年更是致力于高校化学教学改革,曾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是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之一,撰写和翻译出版了计60余卷册、1500余万字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和专著,为教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
李正名
有机化学与农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1953 年毕业于美国 Erskine 大学化学系,1956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并获硕士学位,师从杨石先先生。1980 年至 1982 年在美国联邦政府农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主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从事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分子设计合成研究,参加国家“六五”到“十三五”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新农药创制与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参与和负责的团队在长期工作中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全国发明创业奖、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杰出成就奖”、“建国 60 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日本农药学会“外国科学家荣誉奖”等国家、省部级及个人奖 30 余项。曾担任 IUPAC 资深代表、国际刊物 PMS 执行编辑、中国工程院学部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