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学校召开理工科科技工作会议
2018-02-02

 

1月30日,学校召开理工科科技工作会议。校长曹雪涛、原校长饶子和、校党委副书记王磊出席,副校长许京军主持会议。全校各理工科学院(研究院)、各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学校部分附属医院负责人和学校办公室、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科技处负责人汇报了全校理工科科技工作简况、存在问题、2018年重点工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部署情况。各单位负责人围绕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发展,就高端人才引进、人员分流、科研队伍建设、绩效考核、分类评价体系、科研管理服务、学科交叉融合、基地平台建设、多校区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饶子和对学校科技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他说,南开大学理工科在长期发展中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发展大有希望。相信学校将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大力提升教学科研实力。身为南开人,将为学校改革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曹雪涛在讲话中指出,听了与会同志的交流发言,非常感动,大家都是从爱南开的角度谈认识、讲问题、提建议,体现了充分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近一个月来,通过调研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拜访部分老专家老领导,逐步了解南开校情实际,个人感到非常震撼。南开是一所伟大的学校,聚集了一批名师名家,学科体系齐全,历史底蕴深厚,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追求的是学术的卓越与学问的境界,形成了不为指标所累的南开品格。南开的各个学科诸如数学、化学、历史、商学、经济学等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一批新兴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也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曹雪涛强调,目前全国高校科研领域竞争十分激烈,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南开大学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勇于打破管理与思想上的保守,认真分析学校改革发展形势,正确认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科研工作的弱点、难点、冲击点,齐心协力、满怀信心,理清思路再出发,让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成为再创辉煌的基础而不是障碍。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心气儿、都要有抓手、都要有突破点,科研工作聚集了人才因素、保障因素、平台因素、服务机制因素等等,学校在科研管理服务方面要聚焦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基地、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等,进一步梳理探索南开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靠我们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曹雪涛对全校理工科科研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理念和态度至关重要,没有好的发展理念,就不会有积极的态度,就不会有“精气神”。“两军相遇勇者胜”,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实现越难越开。要正视和反思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比例不高等问题,多年不申请基金的要给出理由。学校和各学院都要更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态度,激发南开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决不空口抱怨,而是拿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探索建立院长例会、处长例会等机制,用心强化督促落实,以更加积极的理念和态度、更加奋进的思路举措,一件一件事来抓,一个一个问题来解决。还要重视加强对兄弟高校科研工作的调查研究,查找差距,找准标杆,有针对性地采取务实措施,加快发展,奋起直追,努力成为“领跑者”。


二是要精心谋划“高、特、实”。凡事谋则立、不谋则废,站高才能望远。南开目前大项目偏少、标志性成果偏少,大项目催生大成果,大成果培育大人才,大人才承担大项目,这是一个正向循环。为此,学校及各单位要精心谋划、精细组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和奖励。在项目谋划组织上,要着眼提升创新能力,起点要高、目标要准,凝练特色、体现特点,并且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可操作性,不断把工作做实做好。


三是要积极落实“快、准、狠”。行胜于言,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就要加强管理,创新思路,让工作部署后一定事事有回音。在抓科研工作落实上,要从“管”与“理”的角度做事,“理”即是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管”来明确方向、促进落实,靠管理出效益。各学院和研究机构要围绕工作落实,积极探索建设院士工作站、国际合作实验室和引进国际人才等,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影响力。


四是要务实推进“盯、促、服”。“盯”是坚持全程管理,“促”是通过压力督促,“服”是机关部门和学院要树立服务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全校各单位对科研工作都要做到“盯住、督促、服务”,通过进一步更新观念理念,提振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精气神,力争在科研领域实现“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


曹雪涛最后强调,要以科研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走南开自己的路,在科研经费总额、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爬坡提升、实现突破。南开人虽然意识到了差距,但要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进一步把全校力量汇聚起来,创造南开新的辉煌,开创南开新的未来。春节将至,曹雪涛向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致以新春问候,对大家过去一年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据悉,目前我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学校在理工科发展上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聚力人工智能、医学学科发展,聚焦国家需求与学术前沿,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018年学校将依托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医教协同科技创新,瞄准科技前沿打造国家级实验室平台,并加强科研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