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伯苓讲座-在失败与偶然中发现
2018-04-02


3月30日晚7:00,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勇院士在石先楼学术报告厅为化学学院同学作了题为《在失败与偶然中发现》的伯苓讲座。化学学院院长陈军院士主持讲座。

唐勇院士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大学与教育的心得,认为大学应以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独立的思想、独特的方法、狼性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心的学生为目标,而学生也应为这样的目标标准而努力。而后,他将化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结合,从医药、能源等角度阐述了化学的魅力,并且将化学家定义为最伟大的外科医生,通过宏观条件的条件实现微观的成键与断键。他对教育和化学学科的理解给学生们带来许多启发,激发了同学们极大地学习热情。

接下来,唐勇院士讲述了几个历史上著名的“在失败与偶然中发现”的有机反应。他重点讲述了Wittig反应的发现。Wittig原本想合成五烷基配位的磷化物,却在失败的实验结果中意外发现了膦的氧化物,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经典的叶立得试剂。非常有意思的是,他还举出了在Wittig之前曾有许多科学家报道过相关的结果,却未曾有深入的研究,从而与诺奖级的反应失之交臂。他对此评价道: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只是取决是否能被敏锐地捕捉住。

除了历史的故事,他更是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失败和偶然中发现大成果。当体系全部得到副产物时,他从副产物的核磁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微量的产物,进而不断优化实验条件,成功以高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除此之外,他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触:“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ion fast”。

在提问环节,同学更是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从人生哲理到学术经验,从生活经历到科学研究,不一而足。当晚石先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同学们热情高涨,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益良多。

伯苓讲座是化学学院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举措。从2013年起,固定安排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晚上,由国内外顶级化学家为化学伯苓班的本科生作学术报告并分享科研体会,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励学生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报告人简介:

唐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9月出生于四川井研县,籍贯四川井研。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1992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6年于该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针对均相催化领域的选择性控制与催化等核心科学问题,发展了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区域装载配位基团以调控其催化行为的方法,提出了边臂策略设计金属有机催化剂的理念。运用该策略,设计了系列新型手性配体并成功应用于十余类重要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发展了叶立德反应选择性调控的一些新方法;设计了新型单中心聚烯烃催化剂,为聚乙烯多样性链结构的选择性合成提供了高效的途径。研究并阐明了边臂的作用机制和规律,部分基础研究成果实现了转移转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