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新闻网】习近平到访南开,哪些地方吸引了他的目光?
2019-01-21

一个展览,阅尽百年南开煌煌校史


南开大学主教学楼前,周恩来总理雕像静静伫立。正面镌刻着周恩来手书:“我是爱南开的”。


△周总理雕像。它是在1989年10月南开大学七十周年校庆时揭幕的。(央视记者孙强拍摄)

△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主题展。(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说到南开,不能不提到周恩来。去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他提到了周总理的不朽名言: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南开的百年校史,也映照着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富强兴盛的一百年。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实验室

习近平随后来到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21年,是中国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化学家邱宗岳和杨石先先生是主要创始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农药学科,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有机化学学科,是该系最传统、最知名的研究领域。

习近平到访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10月,是在周恩来、聂荣臻的亲自关怀下创办的。让总书记驻足的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主要研究农药化学与农业生物学、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等。

南开大学自上世纪20年代确立的“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治学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宗旨不谋而合。

如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不断指引南开人创新探索,而他们薪火相传的“知中国、服务中国”治学理念,正在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将百年南开史融入百年中国梦。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