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关于申报2019年度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4月8 ...
2019-03-13

基金委近期发布了关于申报2019年度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详见链接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zdyjjh//info75428.htm或附件1。
一、核心科学问题
解析玉米、水稻和小麦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多基因遗传调控网络,分析并阐明影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基因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规律,为作物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二、2019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已进入集成阶段,本年度计划拟资助的集成项目研究方向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产量特有共性性状调控网络解析。
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调控产量等重要性状共性关键基因及其遗传调控网络的研究,解析它们的功能和遗传网路调控机制,为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复杂性状的遗传结构演化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二)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调控的遗传机制。
解析水稻产量(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和品质(淀粉合成和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多基因遗传调控网络,阐明控制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关系。通过对水稻群体的遗传分析,开发高通量的计算生物学方法,揭示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QTL的精细遗传效应及遗传互作关系,构建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为作物高产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玉米产量与品质关键性状遗传网络构建。
通过农学、遗传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手段,围绕玉米产量和品质关键性状遗传网络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位克隆等手段鉴定调控玉米籽粒性状和重要株型性状关键基因的基础上,构建遗传调控网络,研究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协同关系,为玉米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遗传网络解析。
综合应用生物学、农学、遗传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以小麦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为研究对象,在关键基因图位克隆、功能鉴定及调控机理解析的基础上,构建遗传调控网络,阐明产量与品质性状协同形成与改良的遗传与分子基础,为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五)主要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研究对象,针对已有功能基因和调控网络,开发并利用具有应用价值的分子标记,建立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型检测体系,通过多基因聚合和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手段,创建玉米、水稻和小麦的优异育种新材料,鉴定产量突出、品质优良的新组合/品种。
三、2019年度资助计划
2019年度拟资助集成项目5项,资助期限为2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1000万元/项。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四、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或参与申请本次发布的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不限项。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附注说明选择“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
     集成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4个。
(2)时间截点:2019年4月8日(周一)前完成电子版审核及纸质版(申请书及所需附件一式两份,原件)提交
(3)联系人:刘亚君  陈贻斌

附件1: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19年度项目指南.docx

附件2:正文模板-.doc

附件3:填写说明与撰写提纲-.doc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