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农药学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的战略基础之一。绿色新农药创制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农药学科的建设是绿色新农药创制的基础,承担着与国家工农业密切相关的战略任务,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非常重要。南开大学农药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在我国农药研究和生产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力并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开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已故老校长杨石先先生倡导下开始农药化学的研究。1958年毛主席视察了南开大学创办的“敌百虫”、“马拉硫磷”两个农药车间。在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的亲切关怀下,杨石先校长自1959年开始筹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确定以农药化学、元素有机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工作。1962年正式建所,杨石先校长兼任所长直至1982年。建所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多次前来南开大学视察和指导工作。

1985年在国家教委关心和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建立以南开大学为依托单位,以有机化学和农药学为支撑的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成立农药化学博士点。1995年,国家计委批准以我所为基础组建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南开大学成为集教学、科研、农药创制及产业化为一体的农药学研究机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99年获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农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农药学科拥有完善的合成、分析测试平台(农药质量检测平台、农药残留分析平台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农药生物活性测试平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全分析和农药残留分析获农业部认证。

学科先后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数百人,为我国的农药行业提供了大量骨干人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农药学科现有研究人员6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领军人才1人,教授13人。

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发展了综合高效性、选择性和规避抗药性的生态农药分子设计原创性的研究体系,创制出满足中国农业生产需求的候选农药,加快了我国农药自主创新的理论技术体系的建立,为解决我国重大病虫草害提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农药。同时为服务农药行业,加强了与农药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针对几个农药大品种展开工艺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农药学科的发展和农药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科研任务;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其中“有机磷生物活性物质与有机磷化学”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粉锈宁新工艺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环境友好超高效除草剂的创制和开发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氯氰菊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NK-P型植物营养素”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了一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农药学科发展至今,开发成功了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和甲噻诱胺等多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其中单嘧磺隆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新农药三证齐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除草剂,填补了我国传统作物谷子长期没有除草剂的技术空白。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新农药自主创新研发体系”。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