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有这样一群人,祝福南开化学百岁华诞
2021-10-19


上个世纪的1970年底,文革还远未结束,600位十五六岁的懵懂少年从天津市部分中学来到南开大学,开始了一段二年的大学校园生活。当年入学的600位学生中有337人分别在化学系的石油化学、海洋(分析)化学、校办化工厂(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学、稀有元素等专业学习;有263人分别在物理系、数学系、生物系学习。而当时为什么有56%的学生安排学习化学(天津大学招收的800人,也以学习化学化工为主。天津大学是理工科学校,其校办工厂急需培养技工),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家指示天津要建立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当时全国大学已经停止招生四年有余,因此市里决定从中学毕业生中招生,学习相关专业并培养一批有专业能力的技工,让实验研究和校办工厂的设施运转起来。

600位中学毕业生的到来,让当年寂寥的校园热闹了起来,让一些没有被下放的教师又有了可教的学生,让教大学生的老师领略了这些中学生的“顽劣”和“不谙世事”,让教室有了读书声,校办工厂也相继建设或完善了催化剂车间、石油车间和离子交换树脂等车间,使以基础理论见长的南开化学学科,有了除实验室之外的自己的中试基地,使相关科研产品能够尽快走出学校,融入生产,这其中包含着化学系技工班同学们的辛勤汗水。在校两年,大家还迎来了1971级工农兵学员,此后共有六届工农兵学员入学,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国的高等教育终于走入了正轨,南开的化学学科终于迎来了春天。

1972年底,同学们陆续走入工作岗位,有的考入大学继续学习,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参军保家卫国,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岗位奉献付出,他们不管走到何方,身居何处,心底里仍然想着南开,念着同学和老师。当年化学专业技工班留校工作的120人,在学校科研教学、党政管理、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岗位对南开、南开化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这段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历史,也已写入南开校史。

一晃50年过去了,这些学生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不是南开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召唤,如果不是化学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当年留校工作的热心同学的努力寻找,许多人恐怕已无缘相见。10月16日一早,一百多位技工班校友冒着今年的第一股寒潮,从天津市的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南开校园,大家笑语相逢,拍照留念,不亦说乎。一位同学即兴附上一首小诗,“南开漫步忆如烟,小路曲径马蹄湾,国家栋梁大摇篮,百年南开换新颜”,代表了大家的心声。百年来,南开化学涌现了许多享誉国内外的大师,让我们高山仰止,然而对于1970级化学系技工班来说,能为南开化学百年添上一块砖瓦,足矣。

离别50年,今日回南开。同学们手挽着手流连于校园美景之间,当年上课的第一教学楼原址早已拆除,综合实验楼、“蒙民伟”楼矗立于此,第二教学楼(思源堂)是当年上课和做化学实验的地方,大家想着当年的老师,想着老师的谆谆教诲,想着老师们的音容笑貌……

来到当年居住的学生第六、第八宿舍前,望着小广场上打球的学生,大家不禁想起当年入学伊始在这里打草帘子的场景。1970年入学时正值12月,宿舍楼暖气不热,从家里带来的褥子很薄,同学们冻得不行,于是学校就从农场运来了大量稻草和麦秸,教大家打草帘子,两三天时间,600位同学的褥子下就铺上了厚厚的草帘子,这是同学们入学后学到的第一手生活技能,至今感觉犹如昨天。

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以来,在学校档案馆的支持下,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当年化学学科入学时的337人,已有179人同各自专业的同学建立了联系,化学学院也重新给同学们编排了学号,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朋友圈。

簇拥在化学楼前,当年青春年少的花季少年已然老矣,同学们在一张张合影中感受着时空的转换,大家期待下一个五年、十年、二十年再相见。

祝福南开化学百岁生日快乐!

(2021年10月18日)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