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燃化学梦想——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侧记
2022-07-26

“印象最深刻的是核酸检测的题目,紧密联系当今社会发展动态,使我体会到学习知识是很有用的……”

“双碳’战略是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行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第三题向外国友人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引导我们提倡绿色、环保和低碳生活……” 

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2022)于7月10日至18日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326名顶尖化学青年以“化学”为媒,云端竞逐、巅峰对决。最终,来自中国的4名参赛选手傅周、张旭瑞、贺文、李炆泽全部摘金,中国代表队包揽本届赛事金牌前三名。

谈及比赛感受,4名中国高中生直言,这些题目形式新颖、立意高远,充分展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与价值,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了解到中国科学家瞄准“四个面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进一步启发他们日后踏上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是全球规模和影响最大的青年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本届赛事是该项世界顶尖赛事时隔27年重返中国大陆。为了办好这项赛事,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开大学、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下,以“改变 创造 融合”为口号,旨在“推动科技向善、促进开放融合、鼓励创新创造、激发科学兴趣”。

为了在本届赛事承办过程中充分彰显化学魅力、南开特色、天津味道、中国气派,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师为主体组成的赛事科学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精心筹办,立足南开百年办学历史底蕴与化学学科雄厚实力,以理论考试、云端实验、各类活动等为依托,丰富新颖、颇具匠心,力求在9天的赛程里,为世界各地的参赛人员打造一场竞赛、学术、文化交流盛宴。

作为赛事的重中之重,本届赛事理论考试的试题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等。试题既重点关注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需求”“关键储能材料支持服务‘双碳’战略目标”等全球性前沿学术问题,又将“设计合成手性螺环催化剂提高手性分子合成效率”等中国化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融入其中,展现中国化学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4位中国代表队参赛选手表示,这些理论关照现实的考题很好地激励了他们:化学是一门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升入大学后,自己也将有机会让“枯燥”的理论“活”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曹晓宇老师本身是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选手出身(IChO1999),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他从我们很熟悉的Truxene(三聚茚)讲到了树枝状分子,再到Catassembly(催化组装),由简入深,为我们简要普及了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些知识;同时提到,超分子“化学”正在逐渐走向了超分子“科学”,这反映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现如今,科学研究越来越向综合性发展,如何使我所学的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将是我之后需要慎重的问题。”来自长沙市长郡中学的贺文谈到了本届赛事与国际顶级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联袂带来的学术讲座,让自己受益匪浅。

同样对此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的张旭瑞,“赛事期间的学术讲座‘大佬’云集,让高中生们一睹科学家们的风采,让我看到了离专业人士的距离还有多远,未来仍需继续努力,学无止境!”

赛事期间,组织委员会为各国选手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学术讲座、名家访谈、数字赛刊、亮点活动直播、虚拟在线社区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描绘了博大精深、魅力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现代与传统汇聚交融的天津风采,讲述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故事,为各国青年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活动只能在线上举办。印象较深的是第一天的‘线上游南开’活动,虽然不及亲身到访有体验感,但是短短不到两小时时间,对南开大学就有了一定了解。闭幕式的一些场景印象也较深,如外国选手的才艺展示,颁发奖牌时展示的水墨画卷等。”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李炆泽说。

来自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的傅周表示,闭幕式上各国和地区选手带来的才艺展示,让他感觉耳目一新,斯洛文尼亚选手把题目编写到歌词里创作了一首歌,是另外一种热爱化学与生活的表达。

IChO2022已经落下帷幕,这场盛会的记忆仍将留在化学青年们的心中,埋下一颗有关化学、有关未来的种子,静待花开!

摘自【南开新闻网讯】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