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李福军教授ACS Energy Letters:高压钠离子电池中氧化物正极的可逆相变
2025-08-06

来源:新威NEWARE

文章信息

第一作者:高苏宁,黄耀辉

通讯作者:李福军

通讯单位:南开大学

研究背景

随着可持续交通和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正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和易于制备的特点备受关注。然而,在高电压下进行Na+脱嵌时,层状氧化物通常会经历复杂的相变过程,导致严重的各向异性晶格应变和应力积累。这种不可逆的相变不仅会引起晶体结构的疲劳和不稳定性,还会引发微裂纹的产生,进一步加剧电解液分解和界面不稳定,最终导致电池性能的快速衰减甚至热失控。因此,如何调控层状氧化物在高电压下的相变行为和局部应变,成为了实现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科学问题。O3型NaNi0.5Mn0.5O2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正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高达240 mAh/g。然而,实际应用中,该材料在4.0 V充电时仅能释放约120 mAh/g的容量,为了提高其比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工作电压提升至4.2 V以上。然而,高电压下不可避免地会诱导O1相堆垛缺陷的形成,伴随显著的体积收缩和结构失稳,开发新型策略以调控高电压下的相变行为并提升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成果简介

近日,南开大学李福军教授团队在ACS Energy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 of an Oxide Cathode in High-Voltage Sod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熵调控的新策略,通过在Na0.846K0.049Zn0.081Ni0.322Fe0.102Mn0.398Ti0.097O2(HENM)中引入多种过渡金属离子,成功实现了高电压下可逆相变的调控。熵调控策略增强了过渡金属层中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从而强化了TM-O键合强度,并显著压缩了TMO2层间距。这一结构优化不仅有效抑制了传统P3-O1相变的发生,还促进了O/P共生相的形成,减少了晶格应变和层间滑移,维持了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HENM在2.0-4.3 V电压范围内实现了160.2 mAh/g的比容量,组装的软包电池在4.2 V高电压下达到了155.1 Wh/kg的能量密度,并在2000次循环后仍保留了88%的初始容量。这项研究为高电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

图文解析

图1.不同正极材料结构表征

通过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详细表征,发现HENM中过渡金属层与氧原子之间的键合强度显著增强。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熵调控策略对电子云密度的优化,导致TMO₂层间距收缩,同时钠层间距扩张。具体而言,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有布拉格反射均与菱形晶格的R3̅m对称性一致。Rietveld精修结果进一步确认了HENM的高结晶度且无杂质存在,而对照材料NM则含有少量NiO(6.3 wt%)。这表明高熵特性有助于形成固溶体结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结合高角度环形暗场(HAADF)和环形亮场(ABF)成像技术揭示了HENM在原子尺度上的晶体结构。STEM-HAADF图像显示,TM-TM距离为2.99 Å,相邻TMO₂层的间距为5.35 Å,与(003)晶面的晶格间距一致。此外,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像表明其高结晶度,能量色散光谱(EDS)映射显示所有元素均匀分布。SEM图像显示,HENM颗粒厚度为1-2 μm,明显厚于NM颗粒(约200 nm),这种厚度差异与配置熵相关,并表明HENM具有更多的Na⁺传输通道和存储空间。

图2. 不同正极材料高压相变过程

原位XRD研究表明,在高电压下,HENM避免了传统P3-O1相变的发生,转而形成稳定的O/P共生相。这一转变由增强的氧电子云密度驱动,并在充放电过程中展现出高度可逆性。具体而言,在深脱钠过程中,HENM的(003)O₃峰向低衍射角移动,而(104)O₃峰向高角度移动,这归因于相邻氧原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过渡金属离子价态的变化。随着脱钠的进行,(015)P₃峰开始出现,随后基于固溶机制发生Na+提取。当充电至4.3 V时,新的(00l)峰出现在高角度区域,对应于P3-O3共生相(O/P相)。相比之下,对照材料NM在初始循环中经历了复杂的相变过程,包括Jahn-Teller畸变诱导的(202̅)O′₃和(111)O′₃峰的出现,以及严重的体积收缩。这些现象表明,高熵调控显著缓解了晶格失配和体积变化,从而提升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图3.不同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测试显示,基于Ni²⁺/Ni³⁺和Fe³⁺/Fe⁴⁺的氧化还原反应,HENM在2.0-4.3 V的电压范围内实现了160.2 mAh/g的比容量,。组装的软包电池在4.2 V高电压下达到了155.1 Wh/kg的能量密度,并在2000次循环后仍保留了88%的初始容量。GITT测试表明,HENM的钠离子扩散系数较对照材料高出一个数量级,进一步验证了其快速的动力学特性。此外,HENM的平均放电过电势在50次循环后仅为0.025 ± 0.005 V,远低于NM的0.106 ± 0.012 V。这些结果表明,熵调控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离子传输速率,还显著降低了界面阻抗,从而增强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图4.不同正极材料的稳定性测试

原位高温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显示,HENM在高达350°C时仍保持稳定的晶体结构,而对照材料NM则经历了多阶段相变,包括水化相、岩盐相以及层状结构坍塌。这表明HENM具有更高的热耐受性和更低的放热峰焓值。在空气稳定性方面,HENM暴露于空气中未出现明显的副产物生成,而对照材料则迅速吸湿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等副产物,导致结构劣化。SEM和EDS分析进一步证实,HENM颗粒表面光滑无残留,元素分布均匀,显示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几何相位分析(GPA)表明,NM在循环后表现出大量位错和高局部/界面应变,而HENM几乎无缺陷和应变,这归因于高熵调控抑制了晶格变形和裂纹生成。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