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
南开大学新能源电池教师团队入选
这是继我院
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后
教师团队再获殊荣
新能源电池教师团队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领衔
现有成员37人
来自化学学院和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国家级人才占比超70%
团队中共党员占比78%
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67%
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精神底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科技报国为己任
在教育教学、科研育人
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成效显著
成为新能源电池领域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
引领行业发展、培育拔尖人才的示范标杆
坚守育人初心 潜心教学育英才
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教育家精神与爱国主义传统,构建引领性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将爱党爱国、科技报国信念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世界一流化学学科建设。
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丛书
团队践行“以学生为本”,构建“三维融通、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系统性知识、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强化产教融合与跨学科合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单位成立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校级特色班,编写全国首套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共9本),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教学实践。
《无机化学》教材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团队负责的《化学概论》等三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参与编写的《无机化学》第四版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团队入选教育部“能源化学”教材建设团队,多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天津市奖项,程鹏教授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多名教师被评为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等,育人成效显著。
胸怀“国之大者” 科研攻坚攀高峰
团队攻克纯红光钙钛矿LED技术难题
成果发表于Nature
团队坚持“四个面向”,在新能源材料、光伏与动力电池、固态电池等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致力于解决电池资源成本、续航能力及安全性等关键问题。团队研发原理机制、材料体系及研究范式的革新方案,显著提升电池经济性与安全性,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量子点固体合成与钙钛矿研究三登Nature,发展的原位液体电镜技术实现电池材料在线表征发表于Science,设计的环己六酮正极材料刷新锂电有机正极容量世界纪录。
南开大学主办期刊eScience
2024 CiteScore再创新高
团队将前沿科研融入育人实践,以高水平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奖励,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30余项。由陈军院士牵头创办的国际期刊eScience,秉持“植根中国,拥抱世界,引领未来”宗旨,2024年影响因子达42.9,位列国产期刊首位,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能源化学领域的话语权,为培养全球视野人才和建设科技强国构建了重要平台。
践行社会责任 科普转化促发展
团队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陈军院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主持多项两院及部委咨询课题,牵头撰写的政策咨询与修法报告,将科研智慧融入国家决策。团队深入广东、山东等多地开展科普宣讲,举办“碳中和”科技周,吸引近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陈军院士受聘为天津特聘科普大使,并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2022)在南开大学举办,中国代表队的4名高中生选手全部摘金
团队成功承办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持续拓展国际育人平台。团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援外,为埃塞俄比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培养高端人才,组织eScience国际峰会覆盖超千万人次,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
天津常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固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
在推动成果转化与育人相融合方面,团队开展技术培训超千人次,孵化包括常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10余家企业,获融资超2亿元,为学生搭建起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与沧州市政府共建绿色化工研究院,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培养产业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据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推进高校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团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鼓舞、带动更多教师团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公众号:南开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