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新能源团队迎来了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的首次全体师生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教授,化学学院院长程方益教授,化学学院副院长袁明鉴教授、谢微教授等领导出席会议,团队全体教师及本硕博师生共同参会。本次会议由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牛志强教授主持。
01
程方益院长致辞

程院长介绍,新能源团队在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方面成果丰硕,多位青年教师、博士后及博士生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过去一年中,牛志强教授入选国家杰青,王欢、卢勇研究员双双入选国家“四青”人才,彰显团队高层次人才建设成效。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升级,已建成涵盖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多层次科研平台,并依托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与创新研究群体等研究任务,构建起完善的科研支撑体系。2019年创立的新能源特色班,目前已成为学校新工科建设的一面旗帜。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体成员的拼搏与汗水,展现了团队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力与影响力。同时程院长指出,当下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希望老师同学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保持热爱、不惧挫折,锤炼过硬的科研本领。
02
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高兴斌老师介绍
研究生培养要求及公共服务工作

高老师从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公共服务两个角度展开汇报。他强调,良好的规章制度是实现团队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研究生管理方面,团队明确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听五场学术报告,了解学术前沿,促进学术交流。在公共服务方面,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涵盖学术活动组织、实验室安全巡查、仪器设备测试等多维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实行,标志着团队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
03
段梦姗编辑介绍
eScience、eScience Energy
期刊运行情况及工作需求

段编辑为大家阐述了期刊的办刊宗旨与未来发展愿景。eScience秉承“植根中国,拥抱世界,引领未来”的宗旨,聚焦能源、电化学与环境领域前沿,目前已被SCIE、CAS、Scopus、DOAJ、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多家数据库收录,为中科院分区位列Q1区Top期刊,其子刊eScience Energy于2025年创刊,由陈军院士担任荣誉主编,首期文章将于今年12月正式出版。为提升期刊影响力,编辑部呼吁师生积极协助编辑部门组织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引领能源与电化学领域科研前沿。
04
为新生代表佩戴团队徽章

教师代表陈军院士、程方益教授、焦丽芳教授、袁明鉴教授与王欢研究员共同为新生代表佩戴徽章。徽章以冉冉升起的太阳为核心意象,寓意光明未来,寄托着对全体同学积极向上、绽放光芒的深切期望。

05
新生代表刘一飞发言

作为2025级博士新生代表,刘一飞同学分享了其对不同阶段科研学习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硕士生致力于找准研究体系,提高科研素养;博士生应致力于锤炼创新能力、突破知识边界、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更需紧密结合产业现实,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他代表全体新生郑重承诺,将恪守团队规章制度与学术规范,积极为团队建设贡献力量,并祝愿团队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06
陈军院士总结讲话

最后,陈军院士发表总结讲话,肯定过去奋斗历程,展望团队未来发展,期许师生共创佳绩。他高度认可全体师生在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指出,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全体学生应志存高远,探寻科学奥秘、攻克关键难题。他强调科研规范的重要性,要求研究生必须做好实验记录。在个人成长方面,他鼓励学生主动构建学术交流圈,在思维碰撞中不断进步;希望同学们既要厚植家国情怀,搞好学术研究,又要保持身心健康,理性面对挫折。要在科研的压力中勇往直前,在枯燥的实验中发现趣味,在交流与碰撞中提炼灵感,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谈及长远愿景,陈军院士提出,团队要培养卓越拔尖人才,输送科技报国精英,并在新能源时代实现重大创新突破。为实现这些目标,团队将持续优化平台,加强保障。同时,期望师生共同参与团队建设,积极支持国产期刊eScience高质量发展,形成互促共进的良好发展环境。陈军院士的讲话为团队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本次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大家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鼓足干劲、脚踏实地,为团队发展与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愿新能源团队每位师生都能在这里点燃科研热情,收获丰硕成果,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来源:NKU新能源特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