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设置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揭榜领题赛等4个组别。共吸引来自全国的46支代表队,8006个项目(方案),3.6万人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经过激烈角逐,南开化学参赛团队成功斩获1项金奖、1项铜奖,取得历史性突破。用亮眼成绩单彰显南开化学勇攀高峰、科研报国的奋进之姿。

获奖项目介绍
基于双离子弥散掺杂及表界面调控
推动硫酸铁钠高性能产业应用

项目负责人:陈伯超 (化学学院)
指导教师:陈军 李福军 焦丽芳
团队成员:李福军 焦丽芳 卢勇
尚龙 张子恒 刘一飞 李博远
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技术的重要方向,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势。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富钠化硫酸铁钠材料及量产工艺,提升了能量密度并降低了储钠成本,可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提供高性能、低成本正极材料。此外,团队开发的全链条合成工艺为实验室到产业级合成提供了新方案,助力钠离子电池规模化应用。
新一代全自动氨基酸光学传感分析仪

项目负责人:张雪健 (化学学院)
指导教师:刘育
团队成员:焦隽 周维磊 范清杰
本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氨基酸检测领域实现重要突破。项目首创环糊精固定相分离新机制,突破了传统氨基酸全谱分离技术瓶颈。项目团队将原创技术转化为产业化产品,研制出全自动氨基酸光学传感分析系统,实现30分钟内精准检测24种氨基酸,检测灵敏度高达0.5 μmol/L,并实现智能检测。
据悉,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赛事。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南开化学学院参赛团队在本次大赛中的表现,生动展现了南开博士后以增量提质为目标,聚焦重大需求、深耕科技创新的培养导向。
博士后是青年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南开大学始终将其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进行培养。近年来,学校不断从提高培养质量、改进管理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完善晋升通道等方面,改革博士后政策体系,完善青年人才梯队建设,助力博士后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后备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人才队伍的新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