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窗

【今晚报】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致力于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
2018-11-27

30年他的成就鲜有人知

前不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校长迈克尔·麦克罗比率团来南开大学访问,向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颁发该校的“杰出校友奖”。“他身上所体现的家国天下的崇高精神、忠诚的教育情怀与我们‘光明与真理’的校训一脉相承,我们要纪念他为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所作出的所有贡献。”麦克罗比表示。何炳林之子何振宇代父领取了这一荣誉证书,并向记者讲述了其父“刚毅坚卓”的一生。

1918年,何炳林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1947年,何炳林从西南联大赴美留学。最初,何炳林的研究方向是农药,当时正逢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人常常叫嚣要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何炳林听后非常生气,当他得知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提取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后,便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离子交换树脂。学成以后,何炳林多次向美国政府申请回国,并因此受到美国移民局的审讯。他毫不畏惧,据理力争。1955年,何炳林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带回了大量的科技材料。

何炳林在南开大学开始了中国最早的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仅用两年时间就成功合成出当时世界上主要的离子交换树脂品种,并在世界上首次制备出大孔离子交换树脂。1958年,何炳林创立了南开大学高分子教研室,并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工厂,其主要产品专供提取国家急需的铀。

1958年、1959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先后到何炳林所在的实验室和化工厂视察,并给予赞扬与鼓励。“父亲和周总理谈了很久,总理问父亲树脂的用途,父亲说可以用于提取造原子弹的原料,总理说很好。”何振宇表示。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何炳林激动得热泪盈眶。“父亲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和原子弹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保密需要,他的成就一直鲜有人知。直到1988年,国防科工委颁发‘献身国防科学技术事业’荣誉证章,外界才了解到父亲30年前的奉献。对此,父亲常说,个人的荣誉问题不大,最重要的是服从国家的安排。”何振宇回忆道,“后来,父亲的离子交换树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军用拓展到民用。当初为了制造核弹提炼铀的技术,开始用于环境保护、血液净化、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等民生领域。”

教师办公系统 院级仪器管理平台 化学学院论文评审系统